有一种说法认为《红楼梦》后40回是高鹗所续。把这种说法物化在作品上,则始于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《红楼梦》,第一次在曹雪芹的后面加上了高鹗的名字。半个世纪以来,这一说法几乎被传播成了常识。直到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研究所重校的《红楼梦》刊行,才标明前80回作者是曹雪芹,后40回是“无名氏”,百二十回《红楼梦》是程伟元、高鹗整理。第一次以学术权威机构的名义,明确地对程伟元、高鹗整理和出版百二十回《红楼梦》的历史功绩给予了恰当而公正的评价。后40回标注“无名氏”,虽然不是什么理想的做法,但毕竟在拨乱反正的方向上迈开了步子。(1200*375)
中国古代文论十分重视叙事结构的整体性,常常从结构线索入手,在文本本身中寻找叙事的经络,必然涉及故事与故事、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。像《红楼梦》这样人物繁多、故事网结密密麻麻的作品,捕捉线索就像探索文本的迷宫,反反复复,不得其解。无论从哪里开始,最终都会被带到另外的地方;无论想解开文本中的哪个结,却只会使这些成分在另一个地方再次缠结起来。所以,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要通过细读的方法,提炼贯穿全书主脉,我们称之为“意脉”。犹如中医针刺“要穴”,不但能把握脉络的走向,而且了解疗效的部位。所以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运动,而是深入到文本内含的意蕴之中,使它的各种成分清晰起来,“活”起来,辨明走向。
前五回亮相的人物及他们的性格命运,与第6回以后所展开的艺术生命形态,形成了互动相彰的动态性叙事形态。在前五回宝玉亮相时8岁、黛玉进贾府时7岁,宝钗随母进入贾府时9岁,凤姐这时也就是十七八岁。曹雪芹采用画龙点睛式的笔法刻画了他们性格的核心因素,为张扬他们的性格能量留下了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叙事的意脉的空间,都将在第6回以后的叙事中,不仅渐显性格的丰富性,而且在贾府衰败的定势结构中开拓着他们自身的生命历程。于是结构中内含着性格的能量,性格能量又外射为结构的复杂形态,出现共生效应。无论是贾府的老爷少爷、奶奶太太,还是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青年女子群体,都被封建的伦理和宗法的网络捆绑在一起,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,有的是掩饰着内心的淫邪、贪婪、嫉妒和仇恨;有的是压抑着青春生命的活力、气血、情感和欲望。总之是互相冲撞、彼此张扬、互为影响、彼此拉扯着,在生活的岁月里丰满着肌体,激活着气脉,增添着折皱,消磨着命运……于是形成了三条贯穿整部书百二十回的意脉。(1200*400)
玉进贾府时7岁,宝钗随母进入贾府时9岁,凤姐这时也就是十七八岁。曹雪芹采用画龙点睛式的笔法刻画了他们性格的核心因素,为张扬他们的性格能量留下了《红楼梦》后四十回叙事的意脉的空间,都将在第6回以后的叙事中,不仅渐显性格的丰富性,而且在贾府衰败的定势结构中开拓着他们自身的生命历程。